塞航逆势开航上海: 国际航线的风向悄悄变了

塞航逆势开航上海: 国际航线的风向悄悄变了

啊乐 2025-01-14 企业信息 35 次浏览 0个评论

  2024年以来,中国的国际航线发生了不小的结构性变化。

塞航逆势开航上海: 国际航线的风向悄悄变了

  欧洲到中国的空中通道再度加密。

塞航逆势开航上海: 国际航线的风向悄悄变了

  塞尔维亚航空近日开通了贝尔格莱德直飞上海的定期航班,这与中塞之间的经贸和旅游往来不断加强不无关系 。

  1月13日 ,塞尔维亚航空首席执行官吉瑞·马雷克(Jiri Marek)来到携程上海总部,与携程首席执行官孙洁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将在航线运营、旅游市场营销 、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,共同拓展中国与塞尔维亚及相关国际旅游市场。

  两天前的11日傍晚,吉瑞·马雷克乘坐塞尔维亚航空的JU986航班落地中国,这也是塞尔维亚航空开通的首趟贝尔格莱德直飞上海的定期航班。

 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 ,塞尔维亚航空的开航有着特殊的意义:过去几个月,多家欧洲航司宣布暂停中国航线,并且撤离的时间都在2024年的10月底或11月 。

  作为塞尔维亚国家航空的塞航逆势开航上海 ,则得到了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支持。

  1月10日,武契奇亲自来到贝尔格莱德尼古拉·特斯拉机场,为即将启航的上海首航航班“站台”。他在发言中透露 ,2024年塞中贸易额近70亿欧元 ,访塞的中国游客数量约14.7万人次,此前开通的贝尔格莱德往返广州首航航班客座率达到97%至98%,相信直飞上海的航班也会有如此高的客座率 。

  逆势开航背后

  在开航上海之前 ,塞尔维亚航空在2024年9月率先开通了贝尔格莱德到广州的定期航班。更早时候,公司还曾运营贝尔格莱德与天津的定期航班,并在申请开通贝尔格莱德到北京的定期航班。

  在此之前的几个月 ,多家欧洲航司宣布暂停中国航线,比如英国的两家航司维珍航空和英国航空就先后宣布停运伦敦—上海和伦敦—北京;汉莎航空宣布暂时中止北京—法兰克福;北欧航空宣布停止哥本哈根—上海;华沙航空宣布暂停华沙至北京首都的航线 。

  几家欧洲航司宣布停飞中国航线的原因基本一致:由于需要绕开俄罗斯领空飞中国,需要增加更多的机组调配 ,消耗更多的燃油和时间,与不需要绕飞俄罗斯的中国航司相比,就失去了竞争力。

  此外 ,也有欧洲航司的高层提到,在公司运营的中欧航班上,来自欧洲的预订需求比较好 ,但从中国产生的预订不如欧洲。因此 ,他们更愿意将有限的运力增投到更赚钱的大西洋航线上 。

  目前,中国与塞尔维亚之间已实现互免签证,孙洁在签约仪式上就提到 ,塞尔维亚已是中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,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钟晓敏则透露,2024年塞尔维亚来沪游客人数近6000人次 ,同比增长40% 。

  与此同时,2024年5月,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共同宣布 ,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,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。7月1日,中塞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 ,一大批中方企业也奔赴塞尔维亚进行投资建设。

  塞尔维亚航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,目前在塞航到中国的航班上,60%是旅游客 ,务工人员约占20% ,还有不少到塞尔维亚出差的商务客 。此外,虽然塞尔维亚航空飞中国也未使用俄罗斯领空,但从首都贝尔格莱德所在的欧洲南部飞中国 ,飞越俄罗斯领空与绕开飞行大概也就节省十几分钟的时间,相比之下,位于欧洲北部的航司要绕开俄罗斯领空飞中国 ,需要增加的时间则在2~4个小时。

  因此,在传统欧洲巨头们正在暂别中国航线之际,选择此时加码中国 ,对塞航来说也是一种“顺势而为 ”。目前,塞尔维亚也是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重要国家 。

  据媒体报道,塞尔维亚旅游和青年部国务秘书坎迪奇去年11月表示 ,塞尔维亚是欧洲唯一一个中国游客数量较2019年有所增长的国家。

  马雷克还表示,目前中国对许多欧洲国家实施的免签政策,吸引了很多欧洲人到中国旅游 ,相信这将为塞尔维亚航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
  国际航线格局大变

  值得注意的是 ,在塞尔维亚航空不断加码中国航线的同时,中国航司也在陆续开飞塞尔维亚,海航和南航已经相继开通了北京和广州直飞贝尔格莱德的客运航线 。

  对于国内航司来说 ,飞往更多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也是疫情后国际航线开拓的新变化。

  民航局的数据显示,新航季已批复178家国内外航空公司通航79个境外国家 ,其中涉及57个“一带一路 ”国家每周10326班,占比达到53.48%。相比之下,新航季东南亚航线数较2019年同期仍有一定差距 ,北美洲航线数更是不及2019冬春航季的一半;欧洲虽是直飞通航点最多的区域,但较2019同期减少7个通航点 。

  多位行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,2024年以来 ,中国的国际航线发生了不小的结构性变化,其中到非洲和中东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客运航班量占比达到73.8%,比疫情前提升4.4个百分点 ,而国有三大航新开的航线也更多是到非传统市场 ,这与传统的欧美航线受航权对等限制的影响,以及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经贸往来加强不无关系。

  “目前中美航线由于航权对等要求,仅恢复到疫情前的两成左右 ,国内航司原本要飞美国的宽体机,也就更多投入到了一些航权仍有空间的欧洲、中东等市场。 ”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也对记者分析,并且中方航司无须绕开俄罗斯飞欧洲 ,因此执飞中欧航线相比欧洲航司也就有了一定的成本优势 。

  这也令中外航司在传统欧美航线上的竞争格局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。根据航班管家的统计,2024年国内航司执飞欧洲市场的航班量占比达到73.3%,国外航司只占26.7%。而在疫情前 ,中外承运人在中欧航线上的市场份额差别并不大,中国航司52.7%,外航47.3%。

  不过 ,随着中欧航司竞争格局的“一边倒”,越来越多的欧洲航司开始敦促各自的国家要求“航权对等”,比如东航去年计划开通的上海—维也纳航线 ,就未获得奥地利方面的批准 ,而法国已经像美国一样,要求中方航司与其航线数量对等 。

  一家国内航司的市场部人士对记者直言,目前的中欧航线由于运力供给相对宽松 ,航线收益还是不错的,但未来预计会受到更多类似“航权对等 ”的压力,中国航司的国际航线恢复 ,依然布满荆棘。

  而民航局在不久前刚刚召开的年度工作会上,对2025年国际航线恢复的预计是达到疫情前的90%。而对于2025年国际航线的开拓方向,民航局称将继续加大对周边国家及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市场工作力度 ,积极开拓至非洲、南太 、拉美等区域航线 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线材厂,本文标题:《塞航逆势开航上海: 国际航线的风向悄悄变了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5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