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 ,专业,及时,全面 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来源:证券之星
本周,银行股再度全面走强,在四大行连续创历史新高的带动下,银行板块指数连续5周上攻 ,顺利突破10月8日的高点,刷新历史纪录,年内累计大涨46.23% ,创近十年来最大年度涨幅。
01. 分红总额创历史新高
据数据统计,今年以来,所有银行股都录得正收益 ,涨幅中值约为40% 。其中,上海银行涨势最佳,累计大涨73.23% ,沪农商行 、浦发银行、南京银行、杭州银行等涨幅也超过60%。四大行中,农业银行以55.72%的年度涨幅居首,工商银行 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也分别录得54.81%、46.14%、43.54%的涨幅。
此外 ,虽然近日银行股连续上涨,但截至12月27日收盘,所有银行股仍全部处于破净状态 。其中,最低的民生银行市净率仅为0.33倍 ,贵阳银行 、郑州银行、华夏银行、光大银行等市净率均低于0.5倍,银行股中市净率最高的招商银行也仅0.99倍。
除此之外,所有银行股动态市盈率均低于10倍。具体来看 ,青农商行最低,动态市盈率仅4.03倍,长沙银行 、平安银行、苏农银行、北京银行等13股动态市盈率也都低于5倍 ,最高的兰州银行动态市盈率也仅7.23倍。
业内人士表示,银行股年底持续走强,除了低估值外 ,或也与其近期密集分红有一定关系 。根据公告统计,共有22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中期分红计划。其中,已有苏州银行 、民生银行、厦门银行、沪农商行等9家银行完成中期分红。
2024年即将接近尾声 ,今年来,不少上市公司进一步健全常态化的分红机制,提高投资者对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,截至24日 ,共有696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半年度分红方案,数量创历史新高,此外 ,共有63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公告 。其中,超100家上市公司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分红,近千家上市公司发布年中分红或三季度分红预案 ,分红频次提高。
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:“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改革的成效,也反映了上市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和资本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。 ”
从上市公司全年分红金额来看,截止29日 ,今年已有3972家上市公司实施了现金分红,现金分红金额合计2.39万亿元,分红家数及分红金额再创新高 。其中 ,工商银行是年内分红金额最高个股,分红金额高达为1092.03亿元。Wind数据显示,工商银行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次数19次,累计现金分红14666.23亿元。
建设银行紧随其后 ,分红金额为1000.04亿元 。中国移动排在第三位,分红金额为978.44亿元。中国石油 、农业银行分红金额均超八百亿,位列第四、第五。中国银行和贵州茅台分红金额分别为695.93亿元、687.87亿元 ,位列第六 、第七 。中国海油、招商银行和中国神华位列第八至第十。
02. 金融市场健康发展
2024年以来,监管部门针对金融市场以及基金业发布一系列新规指引,旨在提升金融市场和基金业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,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,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。
4月12日,国务院印发新“国九条” ,这是继2004年和2014年国务院出台两个“国九条”之后的又一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,资本市场开启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。其中,新“国九条 ”在严把上市准入关、公司监管、退市监管 、机构监管、交易监管以及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提出举措 。
公募行业方面 ,随着管理费、托管费 、佣金、销售服务费等费率改革措施逐步落实,基金公司与券商之间的业务生态模式、基金公司产品形态格局都将重塑,政策长期引导公募基金走向普惠金融定位;私募新规多方位整治行业乱象,规范行业投资管理行为 ,提升管理人和产品监察和审理力度,加速行业优胜劣汰,也从融券 、交易频率等维度加强量化监管 ,鼓励基本面长线投资,保障市场的公平性。
此外,为了提振市场信心 ,9月底,多部门联合推出一揽子政策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,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、政策利率、存量房贷利率 、统一房贷的最低首付比率、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等。A股市场自9月以来 ,开启了一波强势反弹行情 。
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,增强A股市场吸引力。今年以来,多部委从督促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、有序开展现金分红 、积极实施增持回购等方面努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。12月17日 ,国务院国资委公布《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。
针对财务造假等市场顽疾,国务院办公厅7月转发证监会等部门《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》,着力强化行政、民事、刑事“三位一体”惩治体系。证监会开展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专项行动 ,前10个月查办相关案件658件,罚没款金额110亿元,超过去年全年。
“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,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,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、适应性 。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作出部署。证监会表示,系统谋划抓好贯彻的务实举措 ,突出维护市场稳定这个关键。
03. 机构看好明年行情
新的一年将至,展望2025年,机构普遍认为仍值得期待 ,中信证券认为,2025年将是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,自上而下分析 ,财政化债加码落地,地产政策落地起效,帮助地方政府与企业轻装上阵,地产将分批分区止跌回稳 ,撬动新一轮信用周期上行,2025年下半年,物价也有望温和回升 ,A股将迎来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的起点 。
海通策略研报称,展望2025年,政策发力望推动基本面预期升温 ,A股资金入市情况或较2024年进一步改善,全年净增量资金或达2万亿元。
中信建投的观点称,流动性宽松是市场共识 ,政策支持下A股市场生态环境改善,为A股带来新的机遇。中信建投预计财政有望进一步发力,除了化债以外 ,中央赤字率提升 、房地产收储、“两重”“两新 ”、民生福利等都有望成为财政发力重点方向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。国内金融周期 、信用周期有望迎来拐点,开启上行周期。产能周期也即将在2025年见底。
中金公司也认为,A股中期重要底部已现,2025年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整体好于2024年 ,结构性机会进一步增多 。2024年初至今A股先抑后扬,9月在政策积极变化下扭转弱势,指数年内收益率转正。展望2025年 ,仍需正视宏观范式转变对经济基本面的挑战,市场中期底部或已在2024年出现,趋势反转则取决于政策能否对症发力 ,最终改善投资者预期和扭转低通胀环境。
- End -
转载请注明来自线材厂,本文标题:《巨变!A股现罕见一幕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