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隔三年多 ,又有银行登陆港交所 。
1月13日,宜宾银行(HK:02596)在港交所挂牌上市,以发行价2.59港元/股正式在港交所上市。此次上市打破了内地银行在港股市场三年无IPO的局面 ,宜宾银行也成为继成都银行、泸州银行后,四川省内第三家上市银行。
截至当天收盘 ,宜宾银行上涨0.77%,收报2.610港元/股 。
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说,宜宾银行的上市被视为一个积极信号 ,它打破了三年多没有银行在港交所上市的局面。然而,面对当前港股市场的不确定性及流动性问题,宜宾银行的未来表现仍需观察。
五粮液持股比例下降
根据宜宾银行的发行公告 ,其IPO发售价为2.59港元/股,全球共发售6.884亿股,全球发售净筹资约17.09亿港元。其中,在港发售部分仅获得0.21倍认购 ,国际发售部分则获得1.14倍认购 。经调整后,香港公开发售1453.8万股,占发行总数的2.05%;国际发售股份增至6.96亿股 ,占发行总数的97.95%。
作为该行国际发售的承配人,中银国际证券 、中银基金分别获配8722.20万股、5626.60万股,发行后持股比例为1.92%、1.23%。
宜宾银行上市首日以上涨收盘 。此前 ,重庆银行和贵州银行等在港上市银行,均出现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情况。甘肃银行 、江西银行等在港股挂牌的银行,其股价已跌至1港元以下 ,沦为所谓的“仙股”。
某不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对界面新闻记者说,在港股市场的格局中,内地中小银行处于一种相对边缘的位置 。由于市场对其关注度的欠缺 ,使得这些银行在估值方面普遍处于较低水平。而且,港股市场自身流动性的局限,进一步限制了内地中小银行的价值空间。
在黄立冲看来,近年来港股市场中的中小银行股普遍面临估值低迷的问题 。许多中小银行的市净率已跌破1 ,这意味着市场对这些银行的资产价值缺乏信心。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投资者的情绪,也限制了这些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。
截至2024年6月末,宜宾银行的总资产较上年末增加7.2% ,达到1001.93亿元,成为千亿级城商行 。此番成功登陆港股市场,其在所有上市银行中 ,是最“袖珍 ”的,资产规模最小。
该行上市后,五粮液的股权被稀释。招股书显示 ,宜宾银行在上市后的股东架构中,五粮液集团,持股16.99%;宜宾市财政局 ,持股16.988%;宜宾市翠屏区财政局,持股16.98%;宜宾市南溪区财政局,持股14.40%;其他34名非个人股东及392名个人股东持股19.642%,H股公众股东持股15.00%。
打破三年无银行上市局面
自2021年9月东莞农商银行在港股上市 ,2022年1月兰州银行在A股上市后,再无银行成功上市,宜宾银行上市打破了三年无银行成功上市的局面 。
“资质欠佳的中小型银行上市进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 ,从当前行业发展态势来看,有关部门对银行IPO申请的审核大概率会越发严苛,上市银行的数量恐难有大幅增长。”某农商行董办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说。
华南某券商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,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之下,中小银行的上市进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,其中股权结构是否合理、公司治理是否完善、经营稳健性高低以及资产质量优劣等方面 ,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。
2024年12月30日,深交所官网显示,东莞银行、广东南海农商银行 、广东顺德农商银行IPO审核状态出现变化 ,由此前的“中止”变为“已受理 ”。
去年来,已经有3家银行撤回IPO申请,分别是马鞍山农商行、亳州药都农商行和海安农商行。截至目前,共有7家银行在“候场”上市 。其中 ,上交所主板3家,分别为湖州银行、湖北银行 、昆山农商银行,仅湖州银行审核状态为“已问询” ,其余为“已受理”;深交所主板4家,分别为广州银行、广东顺德农商银行、广东南海农商银行 、东莞银行。
“银行上市高峰期已过,不少银行在调整自身发展战略 ,上市计划或推迟。另外,从市场角度看,部分银行担心 ,在银行板块估值较低状态下,目前上市可能陷入破发的尴尬境地 。 ”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表示。
“宜宾银行在港上市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,该行上市可能会让更多银行重新思考赴港上市的可能 ,毕竟A股排队的周期比较长,不确定性较大。”某不便具名的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线材厂,本文标题:《时隔三年,上市银行再添一员!宜宾银行登陆港交所,首日收涨0.77%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